位置导航:首页 >> ios开云怎么下载 >> 正文

他终于兑现了15年前的救人承诺

——记福州市第13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时间:2024-12-20

“叮!”11月12日22时42分,造血干细胞采集联络群里弹出一条新信息:“今天晚上打完第一针,暂时没有不适反应。”这位披星戴月赶赴福建省肿瘤医院完成动员剂注射的志愿者,是福建某建材公司职员小唐。这条微信是他在签署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后,第一天注射动员剂的反馈。

11月15日,在接受了为期四天的动员剂注射后,小唐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为千里之外一名素不相识的重症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与美好的祝愿,兑现了他15年前捐髓救人的承诺。

救人一诺数年

2009年,小唐在河北石家庄从事服务行业。当时,他所在单位旁边就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所以工作中经常接触军人。军人们的奉献精神常常让小唐深受触动:“或许我也能通过另一种方式服务人民、服务国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作贡献。”于是,他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11月15日,小唐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献血时,他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有一个平台叫中华骨髓库,可以帮助血液病患者寻找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高度相合的无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然后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移植,帮助患者延续生命、重获健康。

“多一个人加入,患者就多一分希望。”小唐听后,感觉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于是当即登记入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髓”缘虽远而至

2024年,小唐已经在福建福州生活和工作。作为公司一名业务骨干,他负责项目设计、施工等诸多流程,工作十分繁忙。

5月22日,小唐接到了来自福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小唐听后,一口答应捐献:“匹配成功的概率很低,能够有幸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很幸运的事!”

之后,小唐尽量平衡自己的工作时间,积极配合高分辨血样检测、体检等各项捐献前准备工作。

6月,一切准备已经就绪。但是,捐献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造血干细胞移植计划先后两次被暂缓。

在一个月又一个月的焦灼等待中,小唐也深深地为患者担忧。在此期间,他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随时做好采集的准备。

11月,小唐收到了采集通知。“好事多磨,希望这一次顺顺利利,让患者早日康复。”小唐说。11月12日,小唐顺利签字入院。他详细地向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咨询了采集流程和注意事项。

从签字入院到采集期间,需要每天注射两次动员剂。而这段时间,恰逢公司业务繁忙,项目进展至关键阶段。为了不影响项目进展,小唐在注射动员剂期间仍坚持每天上班,下班后便立即赶往医院打针,第二天早早打完针继续到公司“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都心疼地称他“拼命三郎”。他笑着说:“这样我心里踏实。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11月15日,在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小唐历经五小时左右的外周血循环采集之后,终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全国第18847例、福建省第474例、福州市第134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袋饱含希望与祝福的“生命种子”,第一时间被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为患者重焕新生点燃希望。

丁丹阳

    Baidu
    map